為了要看那個該死的大英博物館人類文明250年特展,所以走了一趟台北,比較長期間的在台北是在將近三十年前到台北求學的那段日子了,當然之後也會因為一些事情須要到台北而到台北,包括了看資訊展、為了辦出國簽証到指定醫院(和平醫院) 、開會、受訓等等的囉!
這次真的就只為了陪老婆孩子去看展覽而到了台北市,這次沒有像以往那樣的就是辦完事就掰掰了,而是在台北住了下來,從行程的敲定就改了好幾次,最後終於決定星期日出發星期二返程,而住的地方就訂了前次曾經陪女兒去台北市看人體展住的那間「馥華飯店」,老實說它並不便宜,但是也不貴啦,重要的是看中它剛好是在捷運新板店的出口(雖然到頭來並沒有用到捷運!),因為是商務飯店,一晚3680元的四人房(4600打八折)有十二坪大,也是這一家飯店裡面最大的房間了,一切都不錯,沒有很嚇人的事情發生。
雖然曾經在台北市生活過一段日子,但是己經離開這個城市好久了,想說既然上台北了,看看還有那裡要去的呢?問了一下satan(他從求學到工作一直都留在台北)?他竟然跟我說「沒有」,哇咧,這個太沒有誠意了吧,雖然我們時間上是沒有辦法配合的啦,但是也不要回答的這麼爽快吧...
不過我們的行程真的很單純,第一天白天去世貿看書展(剛好是人家覽的最後一天),晚上去貓空喝茶;第二天去故宮看兩個展覽,晚上女兒跟同學要去逛饒河夜市;第三天大概會去士林官邸跟八里十三行遺址,再看看時間早晚再說啦...因此有沒有人「地陪」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倒是去看展覽時有沒有導覽就比較重要的囉!
跟一個老同事紅番連絡了一下,他也問了一下我的行程,結論也只有一句話,這樣子很趕哦...嘿啊,偶也知道啊,可是台北的旅舍房價貴貴的,也讓我們住不起很久咧,最重要的是我們是開車上台北啊(一車四個人絕對比坐什麼都便宜啦...當然是不能跟統聯的那種週間星光價比啦),所以花在等車上面的時間可以壓縮到最低囉!
其實好多人不敢開車進台北市,因為它實在是一個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的城市。外國的經驗是當都市人口數到達八十萬人就要開始規劃捷運系統了,而人口數到達一百萬人的時候就需要利用捷運系統來擴大城市的規模!但是我們可愛的台北市是一直到了人口數超過了一百萬人多多的很多的時候才開始建造第一條捷運系統,雖然後面一直拼死的蓋啊蓋的,到現在都還在蓋!但是我們可以很自然的看出這是一個缺乏宏偉遠景的城市所必須面臨的問題,因此,道路是試看看這樣會如何,不行喔,那再試看看那樣又會如何!所以關在這個偉大城市的白老鼠們就這樣的被實驗過來又實驗了過去了!可是我還是很敬佩這個城市的!圓山那一段的高速公路在當年建造時是開國際標但是沒有外國人敢來承包,而現在我們又創下了另外的一個奇蹟了...那就是台北101大樓,能夠在原來的台北湖上面蓋了個目前算是世界最高的大樓,單憑這個勇氣就真的世界無敵了!所以那些地質專家們都是狗屁啦!
而台北市還有一項奇觀就是行人與交通工具及馬路的不協調性,也許是高度的都市化吧,所以台北人走路總是那麼的匆匆,車子也是那麼的匆匆(衝衝?)讓我這個下港人真的見識到了老婆所謂的「弱肉強食」的城市,真的不知道那天在台北市是不是會流行起開坦克車呢?也許你會很奇怪這種說法,但是在我的觀察裡面,大車跟小車比,大車贏!小車跟機車比,小車贏!機車跟行人比,機車贏!在這個城市裡面看不到一絲的關懷以及人性裡面最深沈的對生命的尊重!所以在這兒,行人只有在那些完全禁止車輛進入的地方才有他生存的空間!也許你會反駁說「台北市的汽車也會讓行人優先通過馬路咧!」,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在不是行人穿越道的地方、在那種八米或十米道路上也是那樣子的嗎?更可悲的是在行人走到一半而交通號誌突然變了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景呢?所以,像我們這種三低一高的下港人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生長的故鄉生活會比較安逸點吧!
當我聽到那些在這個城市成長的行人對於汽機車的敬畏時,我就可以很武斷的說,這個城市沒救了!(柔弱的人對於強者的絕望,也表示了這只是一個都市叢林,「尊」守著達爾文進化論的城市,似乎也就少了對於人性的信賴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